本报记者 沈佳
“不得不说,现在服务质量和效率都有所提升,少跑路了不说,也能少糟点儿心,事还办成了。”张先生刚刚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登记业务,他对民政局“只跑一次”改革的成效十分满意。
市民政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探索简化审批流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只跑一次”做到“零跑动”办理。
目前该局已梳理行政许可、其他职权和公共服务事项42项,一次性全部纳入“只跑一次”改革清单,在第一批全部予以公布。其中行政许可22项,其他行政职权4项,公共服务16项。其中15项可实现即来即办,其他事项可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办事群众从申请到办结“只跑一次”的目标。
市民政局行政审批办公室主任张晓东说:“以前我们有的业务审批需要20个工作日,现在只需要10个工作日就可以办结。在推进‘只跑一次’改革落地过程中,市民政局将行政许可事项全部集中到市政务大厅办理,切实做到应进必进、应进全进。”
记者来到政务大厅,在民政局办事窗口,看到详细的业务办理流程图以及办事指南罗列在旁,这让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申请事项的流程,一目了然。
“以前,要办理社会组织成立变更等业务,没有几天下不来,现在好了,你看,来这儿要交什么材料,工作人员都给你梳理好,这回办事也方便了。”正在办理该业务的王丽说。
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市民政局从群众角度出发,尽最大可能避免出现群众因提供的材料不合规范、不全等情况而反复提交材料的情况。通过整合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切实做到让群众“少跑路,少等待”。
“比如,在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登记这项业务上,我们特别开展上门服务,工作人员在踏查时,把要办理该事项所需要的材料一并带过去,一边指导一边帮助群众填写,通过上门服务,可以让群众少跑一点弯路。”市民政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了解,市民政局将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办事人员业务和服务素养,让群众办事“少跑路、少糟心,办成事。”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