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三赴我省视察,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吉林掌舵领航、把脉定向、打气鼓劲,作出“在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上实现新突破”等一系列重要指示,赋予吉林“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的重大职责使命,为新时代吉林振兴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过去五年,全省人民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用实干创造辉煌,用奋斗书写华章,振兴发展打开新格局,城乡面貌显着改善,民生福祉不断增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视察的各个领域,宏伟蓝图在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强基固本 扛稳粮食安全大旗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五年内第三次来我省视察,第一站就走进丰饶的黑土地,调研一件头等大事——粮食生产。他明确指出:“吉林作为粮食主产省,要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吉林的国家担当,黑土地更是他心中牵挂的“耕地中的‘大熊猫’”。
翻开我省农业历史的底本,从粮食产量连续八年突破700亿斤,到2021年首次突破800亿斤,再到2022年“千亿斤粮工程”的启动,这背后是全省人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作出的“吉林作为粮食主产省,要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重要指示精神,把粮食生产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围绕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夺取粮食生产大丰收的生动实践。
我省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粮食安全工作暨黑土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出台加强粮食生产措施30条,充分调动地方抓粮和农民种粮积极性。率先谋划启动“东北平原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持续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切实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颁布实施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制定10个方面38条具体措施。率先与中科院合作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启动建设3个万亩核心示范基地和30个辐射示范点。大力推广“梨树模式”,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扩大到2875万亩,居全国第一位。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030万亩。
扎实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出台大力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意见,设立种业发展基金3亿元,实施种质“五大提升行动”,开展科企联合攻关,创建国家级现代种业产业园区。
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落实省级扶持资金1亿元,支持榆树市等前10个产粮大县开展全程机械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机装备建设。建设数字村13个,上线农业机械化智慧云平台,累计建成益农信息社8275个。
五月吉林,春耕正酣。在田间地头,农人的喜悦在脸上荡漾。
乡村振兴 唱响沃野欢歌
从牛耕肩挑的传统劳作,到机械化、智能化的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这根“金扁担”,让“中国饭碗”里盛满更多“吉林粮”,也让农民生活过得更幸福、更轻松。
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三农”工作格外关注、寄予厚望,五年三次视察吉林均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吉林处于农业现代化的第一方队,要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夯实农业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
助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我省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机制。目前,出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4项16条措施,促进合作社高质量发展8项30条措施;家庭农场发展到14.6万户。创建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3090家;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到2.64万个,服务小农户110万户。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位居全国前列。
吉林大地,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铺展开来。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立足做活“农头工尾”“粮头食尾”文章,坚持把依托农业农村资源发展的二三产业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延伸的增值收益和就业创业机会留给农民,提升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产业支撑能力。
过去一年,我省着力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十大产业集群”。完成投资239亿元,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600户,其中国家级63户。出台“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实施意见和“肉牛十条”政策,创新运用专项债券、畜禽活体抵押贷款支持肉牛产业发展。开展政策性肉牛养殖成本保险,提高保额,扩大覆盖面。在全国率先建设“吉牛云”大数据平台。
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底色。2021年,我省启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出台12项专项行动方案,创建示范村1022个,打造美丽庭院、干净人家20万户。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3%,居全国第五位。完成农村厕所改造16万户。新改建农村公路2805公里。5060户动态新增农村危房全部改造完成。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持续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改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前提。我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开展两轮“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摸排整改提升行动,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党建引领 基层治理有声有色
走进长春市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一幅环境和谐安宁的美好画面映入眼帘。昔日“烂泥坑”遍布的脏乱差老旧小区,现在不仅是近7000人安居乐业的家园,还成了社区基层创新治理的全国样本。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了解社区党建、基层治理、为民服务工作情况。他强调,要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为城乡社区治理提供坚强保证。
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形成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新格局。
省委书记亲自挂帅,担任省委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委员会主任。相关省领导示范带头,分别担任街道(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简政放权、网格治理、物业治理、民生服务5个专项工作组组长;全省9个市(州)、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和60个县(市、区)全部设立工作机构。各地涉及基层治理的政策实现“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
出台《街道(乡镇)职责清单》,梳理细化街道(乡镇)282项责任事项、“街道吹哨、部门报到”事项46项。推动清理基层“责任状”“一票否决”事项648项,提高治理效能、减轻基层负担。
改革不止于此。网格治理、物业管理、民生服务等群众关心的领域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也被精准“开方施治”——
全省重新划分城乡网格68742个,积极推行“党建+网格”模式,做实做活基层治理“一张网”;
颁布《吉林省物业管理条例》,加强党对物业行业的全面领导;
深入推进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互联互动,强化资源整合,使各领域党组织形成“握指成拳”的基层治理合力。
党旗招展万千红。今年年初,我省启动开展“基层建设年”,在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的路上,劈波斩浪驶向新的胜利。
大美吉林 “红”“绿”发展相得益彰
远眺查干湖,碧波荡漾,一望无际,头顶不时有鸟儿飞过。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查干湖视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坚持绿色发展。
如今的查干湖,水更清,鱼更肥,景更美。大湖之变,是我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重要引领,坚持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动注脚。
东部长白山区林海莽莽,中部平原沃野千里,西部水草丰美。绿色是吉林的底色,生态是我省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财富、最宝贵的资源。
深入实施蓝天、碧水、青山、黑土地、草原湿地“五大保卫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全面启动实施“双碳”行动,建设碳中和示范园区,建设清洁能源经济示范区,持续开展绿美吉林行动,启动吉林万里绿水长廊建设,推行林草长制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工作扎实推进……我省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绿色发展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白山松水间,保护生态与发展生态产业相得益彰,绿色发展方兴未艾。
吉林的方式是绿色的,吉林的福祉也是绿色的。
依托西部广袤平原的风光资源,以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为支撑,吉林“陆上风光三峡”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800亿千瓦时。
厚植冰雪优势,释放冰雪红利,我省积极兑现“冰天雪地”综合价值,不断推动“4+X”冰雪全产业链向更高质量发展。“冰雪”已成为活跃全省经济的重要一极。
“长通白延吉长避暑休闲冰雪旅游大环线”“长松大白通长河湖草原湿地旅游大环线”两大环线资源整合、产品开发方向明确,多个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集束呈现。
除了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吉林的青山绿水间,还有讲不完的红色故事。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365bet体育在线投注_日博官网365bet_Microsoft365个人版战役纪念馆,重温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总书记听得认真,看得也非常仔细。临行前,他勉励大家,‘一定要充分利用好红色资源,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好、利用好、作用发挥好。’”365bet体育在线投注_日博官网365bet_Microsoft365个人版战役纪念馆讲解员袁源回忆说。
广袤的吉林大地,遍布着珍贵的“红色记忆”。秉承“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原则,我省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价值,依托青山绿水和冰天雪地,逐渐形成红色旅游发展思路,让红色资源重焕新生,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传承红色血脉的动力源泉。
五年来,我省红色旅游市场持续升温。红色旅游作为打造我省旅游业版图新的突破点,已成为继冰雪、避暑休闲和乡村旅游之后的第四块拼图。接下来,我省将积极探索“红色文旅+绿水青山”“红色文旅+林海雪原”的“红色+”发展模式,让吉林的红色魅力更加深入人心。
勠力创新 “吉林制造”风景正好
5月5日,“吉林一号”卫星又添8星,在轨卫星数量增至54颗,标志着我省遥感卫星技术又取得重大突破。
这是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航天事业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努力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的生动实践。
吉林制造,风景这边正好。
刚刚过去的2021年,中国一汽红旗品牌全年销量突破3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50%,增速10倍于行业平均水平。至今,红旗品牌已创造了4年销量增长63倍的奇迹,奏响民族汽车品牌崛起的强音。
“掌控关键核心技术,提升自主研发实力;树立民族汽车品牌,打造明星爆款产品。”一汽集团创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曹礼军介绍,2021年,一汽集团研发总院聚焦“自主掌控关键核心技术”“树立民族汽车品牌”“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三大主题,不断迭代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长客造”,是吉林装备制造业的另一张亮丽名片。
初夏时节,中车长客院内花木吐蕊,嫩叶翠绿。办公区前,“落实总书记要求,打造中国制造亮丽名片”标语格外醒目。多年来,长客人埋头苦干、奋力赶超,创造了中国轨道客车制造的一个个奇迹。在高速动车组领域,中车长客先后搭建了时速160公里、250公里、350公里不同速度等级、不同环境适应的动车组产品平台,相继开发了多种车型。其中,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涉及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比高达84%。今年年初,中车长客研制的首发“冬奥列车”再次使“吉林制造”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现魅力与实力的窗口。
吉林制造,足音铿锵。在“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下,我省正在抢抓机遇,做实、做强、做优装备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不断提升发展动力,铸造新时代“吉林制造”的筋骨和脊梁。
乘势而上 铸造振兴发展新引擎
在中国东北的经济版图上,长春新区已经是一处不容忽视的热土。
五年来,长春新区GDP年均增长7.6%,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年均增长9.5%,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88亿元,连续五年保持长春市绩效考核开发区板块第一名……一系列数据,蕴含着长春新区行稳致远的新思路,也见证了长春新区探索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
谋定而后动,则无往不胜。长春新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定走集约化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今年2月,长春新区召开2022年工作会议,未来五年总的发展路径早已擘画清晰:
——建设“科创之区”。充分发挥新区科教资源密集、高端人才集聚的优势,加快建设长春北湖科学城,积极构建“药谷”“光谷”“新材料基地”“现代服务业高地”等创新平台,打造环吉大、环北湖两个科创生态圈,积极谋划建设国家级长春人才创新港。
——建设“装备之区”。积极融入长春国际汽车城、双碳示范城建设,以“智能、绿色”为方向,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电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业态,引进培育节能环保装备、智能控制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用先进技术改造和重点发展通用装备、专业设备、电器装备、仪器仪表、电子及通信设备等,打造以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和节能汽车、智能装备制造为重点的装备之区。
——建设“智慧之区”。聚焦“优政、兴业、便民”,持续完善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体系,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探索城市全场景智慧应用,提升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
——建设“宜居之区”。积极融入长春新兴消费城,围绕打造既乐业又安居的理想之区,加快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全力加快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建设“文旅之区”。围绕文化创意城建设目标,积极争取全市高位统筹规划,充分整合新区现有资源,打造面向东北亚的高端文旅之城。
——建设“自贸之区”。抓住吉林申报自贸区契机,加快完善北湖片区和临空片区的自贸功能。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高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崭新未来,可期可盼。一个创新开放、集约高效、充满活力、宜居宜业、全面繁荣的现代化新区正在逐渐建成。
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给我们出的“必答题”。
新起点,新气象,新作为。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之年。新的起跑线上,吉林儿女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奋力谱写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时代新篇。
记者手记: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省发展历史上不平凡的五年,是值得吉林人民骄傲和自豪的五年。一串串令人振奋的数字,一个个令人难忘的画面,都是百姓生活方方面面改变的注脚,点点滴滴,汇成通往幸福生活的河流。
五年弹指一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即将召开,吉林儿女将站上新的起跑线,继续书写吉林振兴发展新的五年篇章。当下,吉林振兴发展进入“上升期”和“快车道”,“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任重道远。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转变作风、砥砺前行,才能闯出一番新天地、干出一番大作为。
奋斗有我、就在吉林,使命在肩、勇于担当。新的赶考路上,吉林儿女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决扛起“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重大职责使命,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描绘新时代吉林高质量发展的辉煌篇章。